科研成果

杨国超: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
发布时间:2020-09-02 发布者:孙晨

杨国超1.jpg 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研究院财政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杨国超副教授

日前获悉,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研究院财政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杨国超副教授与其合作者芮萌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已被国内权威期刊《经济研究》接收,并拟于近期刊发。

理论上是否需要由政府来制定产业政策仍存在极大争议。该文基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具体的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研究发现,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但通过虚增研发投入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司,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升较少。这表明产业政策既可能会激励公司创新,也可能导致公司仅仅为表面迎合政策要求,而无意于真正从事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还发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也会聘请更多高学历的员工,但产业政策所带来的减税优惠、政府补助以及人才聚集效应只会促进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创新,对于伪高新企业,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显著减弱。

该文研究的潜在理论贡献如下:首先,“产业政策之争”的交战双方站在各自立场一方认为市场会失灵,强调“有为政府”的价值,一方则认为政府也会失灵,拥护“看不见的手”理论。该文研究结论则发现,政府推出的产业政策既有积极一面,也会因企业的逆向选择问题使得产业政策的目标难以实现。该结论表明,实践中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可能同时存在,“看不见的手”和“有为政府”也会共同作用。因此,该文研究结论启示我们应该将争论重点从“政府是否应该推出产业政策”转向“政府应该如何推行产业政策”这一更具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

其次,现有关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结论,除了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本身就十分复杂有关外,与不同研究基于不同的产业政策而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密切相关,这也间接导致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选择性地接受符合自己预期的实证发现。与现有研究不同,该文针对同一产业政策发现不同公司也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从而证明产业政策兼具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换言之,即便是相同的产业政策,也可能会同时产生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后果,这一研究发现有助于协调“产业政策之争”交战双方所持的不同理论观点。

该文研究结论还蕴含着重要的政策意义。该文研究结论证实政府推行产业政策有一定必要,但同时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确定筛选标准时应着重考虑企业的逆向选择问题,避免政策目标失效。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应考虑加大企业通过突破法规门槛套取政策红利的成本,使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从而避免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产业政策的预期目标相背离,最终促使产业政策更多地发挥其积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