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信息:Barnwal, P., (2024), “Curbing Leakage in Public Programs: Evidence from India’s Direct Benefit Transfer Poli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4(12), pp.3812-3846.
原文链接: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aer.20161864
引言
在中低收入国家的福利政策设计中,经常将定向补助与价格补贴相结合,通过向特定受益群体提供食品、燃料等必需品的定向价格补贴来提升社会福利。这种政策往往会衍生出双轨制价格,受益群体可通过补贴以低价获取商品,而其他人群则需在公开市场支付更高价格购买同类商品。两者间的显著价差刺激了中间商通过非法转售补贴商品牟利,进而引发福利流失和政治腐败。此类政策漏洞不仅加重了政府财政压力,还可能导致公开市场的商品采购价格出现扭曲性上涨。2013年之前印度政府实施的家用燃气直接补贴政策是典型案例,该政策对家庭和商业用户实行差异化定价,导致大量本应供给家庭用户的低价燃气被非法转售至商业市场。
为了解决福利损失问题,2013年印度政府推出了液化石油气直接补贴政策(DBTL, Direct Benefit Transfer for Liquefied Petroleum Gas),将燃气价格补贴替换为直接向受益人银行账户支付补贴。本文以该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DID, difference-in-difference)研究了直接补贴政策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DBTL实施之后,家庭燃气销售总量下降了17%-19%,但政策废止后这一差异迅速消失。(2)商用燃气销售总量上升了13%-14%,并且当DBTL废除后,实施DBTL地区的商用燃气销售总量也恢复到与未实施DBTL地区相同的水平。(3)DBTL终止之后,燃气的黑市价格下降了18%-20%,表明DBTL通过直接补贴受益人,减少黑市燃气供给对黑市造成了负面冲击。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1)通过实证数据揭示了定向价格补贴所造成的双轨制价格如何导致公共资金的挪用,并论证了直接补贴替代传统补贴在减少福利流失方面的有效性,为相关文献提供了实证支持。(2)强调了生物特征识别与银行账户系统等现代技术在提升中低收入国家治理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表明此类技术不仅优化了现有项目的执行效率,还扩展了政府可实施的政策工具箱。(3)通过追踪黑市价格变化间接度量腐败程度,为其他场景下检测补贴商品挪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拓展了腐败研究的度量方法。
制度背景与数据来源
1、制度背景
2013年之前,印度家用燃气补贴体系以双轨制价格为核心,家庭用户通过政府补贴可以低价购买燃气(仅限烹饪用途),而家庭用户非烹饪用气以及商业用户需支付含税价格。这一体系由三家国有石油销售公司通过地方特许经销商网络实施,家庭用户购买14.2公斤装燃气,商业用户购买19公斤装或更大规格燃气。然而,燃气经销权的分配长期受政治关系与贿赂影响,特许经销商几乎永久续期,形成监管灰色地带。2011-2012年数据显示,行政记录中的家庭账户数量比人口普查多50%,表明可能存在中间商通过伪造家用账户和重复账户套取补贴燃气,转售至商业黑市牟利。
为遏制福利流失,印度于2013年推行DBTL,将补贴现金直接支付至家庭银行账户,并要求绑定生物识别信息(包含指纹、虹膜等)以精准识别受益人。政策分阶段实施,优先在生物识别信息系统覆盖率超80%的地区推行,通过自愿与强制注册结合推广。DBTL缩小了家庭与商业燃气价差,但未消除税收套利空间(非补贴家庭燃气仍免税且低于商业价),并且DBTL因利益集团游说于2014年终止。这为本文分析定向价格补贴的福利流失效应提供了良好的评估场景。
2、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包含三个部分:
(1)行政数据:基于印度三家国有石油销售公司的分销商月度销售记录(2013年1月-2015年8月),涵盖家用燃气和商用燃气的销量,以及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印度三家国有石油销售公司之一)约379万家庭账户的交易级数据,用于分析DBTL对燃气销售的影响。
(2)黑市调查数据:通过审计调查收集89个地区送气工人和小企业的黑市价格信息(2014年1月-3月),包括实时报价和历史购买记录,捕捉政策终止前后价格变化,验证黑市供应收缩。
(3)补充数据:国家抽样调查(NSS,the National Sample Surveys)和家庭支出数据(CMIE,the Center for Monitoring of Indian Economy)用于检验政策实施前趋势及合法家庭燃料支出变化。
研究设计
DBTL分阶段实施与意外终止的制度背景,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DBTL的影响效应:
其中Yidsm是d地区s州m月经销商i的燃气销售量对数,μi为经销商固定效应,δm为月份固定效应,γsm表示州-月份线性趋势,控制各州特定的时间趋势,εidsm为随机误差项。
其次,本文进一步使用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引入月份虚拟变量与政策交互项分析DBTL的动态效应,系数βr表示政策在月份τ的政策效应:
直接补贴政策的影响效应
1、DBTL对家用燃气销量的影响
为分析直接补贴的政策效应,本文首先考虑了DBTL实施对家用燃气销量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DBTL实施期间家用燃气销量下降了17%-19%。其次,本文分析了DBTL终止对家用燃气销量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DBTL终止后,家用燃气销量上升了约14%。家用燃气销量对于DBTL实施和终止的对称性反应表明DBTL有效抑制了补贴商品流失,但并未完全消除套利空间。
2、DBTL对市场燃气销量的影响
前文分析表明DBTL对于家用燃气销量有显著影响,为探究该政策对于市场燃气销量是否也会存在相似作用?本文分析了DBTL对于商用燃气销量和黑市燃气价格的影响。商用燃气销量在DBTL实施期间增长13%-14%,在政策终止后下降了约8%-12%;而黑市燃气价格在DBTL终止后下降了18%-20%。可能的原因在于,DBTL实施期间黑市套利空间变小,燃气需求转向正规市场,而在双轨制价格恢复后,补贴燃气重新流入黑市,供给增多导致价格下跌,同时对于正规市场的燃气需求降低。
3、DBTL对家用燃气服务质量的影响
考虑到DBTL对燃气销量的效应会影响燃气分销商和配送员的收入,燃气销量变化之后家用燃气的服务质量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DBTL对家用燃气服务质量的影响。如图8所示,政策实施前两个月,DBTL地区的配送等待时间增加,但随后四个月内等待时间显著缩短。表明政策实施虽具有时滞,但长期来看缩小了家庭与商业燃气的价差,削弱了中间商的套利动机,使其减少非法分流行为,转而优化合规配送效率,最终提升了家用燃气服务质量。
4、DBTL的样本覆盖缺口
对DBTL影响家庭燃气销量的解释除了福利流失减少之外,还有可能是DBTL存在样本覆盖缺口,如家户选择推迟注册DBTL以及因缺乏银行账户或生物识别号码而无法注册。但数据上可以排除这些潜在可能:截至2014年1月,DBTL地区98.5%的居民已拥有生物识别号码。同时,2011年人口普查显示,拥有银行账户的家庭比例高于使用燃气的家庭比例。表明DBTL存在样本覆盖缺口的可能性较小。
5、DBTL的分配效应
为了分析DBTL的分配效应,本文还考虑了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在DBTL实施前后燃气支出占比的变化,然后通过家庭账户在政策前的燃气补贴受益水平评估政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高收入家庭因主动放弃补贴或名下虚假账户被精准剔除,燃气使用量下降69%-84%;而中低收入家庭燃料支出占比无显著变化。通过实名验证和银行账户绑定,DBTL有效识别并剔除了高使用量账户中的虚假套利行为,促使资源向真实需求倾斜。表明DBTL政策在减少补贴泄漏的同时,改善了分配公平性。
本文研究了印度液化石油气直接补贴政策对福利流失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家用燃气销量下降17%-19%,商用燃气销量增加13%-14%,黑市价格下跌18%-20%,表明中间商通过虚假账户的补贴分流显著减少。政策意外终止后市场变化逆转,验证了因果效应。补充证据显示,受益家庭因生物识别号码和银行账户覆盖率高未出现收入分配恶化的情况,且高收入家庭补贴使用降幅更大,进一步验证了福利流失减少是燃气销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推荐理由
本文研究通过严谨的双重差分设计,结合准自然实验与多源数据系统评估了印度液化石油气直接补贴政策的影响效应。证实直接现金转移结合数字身份认证能有效遏制中间商套利,减少福利流失,为发展中国家改革社会福利体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如何设计福利政策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双轨制价格下,套利行为无法被完全规避。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分析如何通过其他技术手段或机制设计以尽可能减少福利损失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推荐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江俊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