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怡菲)2025年3月26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财政税务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七十一期“希贤论坛”在文沁楼119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的主讲嘉宾是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与制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马跃老师,进行了题为“Putting Al to the Test: Evidence from a Large-Scale RCT in Rural China”的主题演讲。本次学术论坛由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研究员李珊珊主持,基地研究员万千、万欣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议伊始,马跃教授向与会者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在中国四川省105所农村小学开展的AI教育实验中,使用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幅度,仅为常规计算机辅助学习组的三分之一。马跃教授指出,AI技术未能通过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这项为期一年的随机对照试验覆盖8000余名四至六年级学生,首次检验自适应学习技术的独立效果。实验将学生分为自适应计算机辅助学习组、常规计算机辅助学习组和控制组三个组别,其中自适应组采用根据答题数据动态调整难度的学习系统。结果显示,自适应组标准化数学测试成绩对比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与常规计算机辅助学习组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一原因可能是自适应的计算机辅助学习与课后作业形成替代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AI显著改善中等数学水平的学生学业表现,一个潜在可能是算法更加适合中等水平学生的预测,此外,该研究实施过程中面临多重实施障碍,在当时的农村地区,应用这一技术缺乏硬件和软件条件。
马跃老师为在场师生带来一次精彩演讲的同时,还引发了大家对AI辅助教学的深入思考。在讨论环节,在场师生踊跃发言,围绕企业算法透明度和技术黑箱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嘉宾简介】
马跃,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和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员。他研究中国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已有15年之久。研究重点是评估早期儿童发展干预和学校学习改善计划的影响。他儿童发展、农村教育、农村发展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善于使用田野调查、随机干预试验设计对评估干预有效性等。曾在《CHILD DEVELOPMENT》、《JAMA OPHTHALMOLOGY》、《BMJ Global Health》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