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Jonathan Hamilton教授参与指导基地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4-01 发布者:孙晨

(通讯员 高怡菲)2025年3月31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财政税务学院共同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在文沁楼119会议室顺利举行。Jonathan Hamilton教授作为研讨会嘉宾,对基地科研进行了交流指导。本次学术论坛由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研究员万欣主持,财政税务学院李玥彤博士、基地研究员邹建文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eccde333bcb85313ec782f756db6b1a.jpg

会议伊始,李玥彤博士汇报了她的论文“The Impact of Son Preference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Elder Sisters: A Perspective on Inequality in Intra-household Resources”,研究基于中国家庭文化背景,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揭示了性别偏好对女孩幸福感的深远影响。核心发现表明,当家庭存在男孩偏好时,对女孩的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Hamilton教授在点评环节提供了极具建设性的指导。他首先肯定了研究的创新性,认为该论文首次量化了代际资源传递中的性别偏好效应,并通过引入年龄差距变量揭示了早期资源分配对长期幸福感的关键作用。他进一步指出,研究可通过扩展样本至多孩家庭,验证政策放松后偏好效应的持续性,并建议将少数民族等无生育限制省份纳入分析框架,结合中国生育政策调整背景,深化文化偏好与政策约束的交互作用分析,以增强研究的政策关联性。

9a3c4e24fda0f4d64c745d35cfa0de3.jpg

会议后半程聚焦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重构效应。基地研究员邹建文与Jonathan Hamilton教授围绕“AI替代劳动力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展开深度对话。Hamilton教授结合中国制造业案例,分析了AI技术对标准化任务的替代效应,指出尽管流水线生产可实现高度自动化,但维修、建筑等非标准化任务仍需依赖人力。邹建文博士则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出发,提出AI可能加剧服务业工资刚性问题,导致低技能劳动力向非正规部门转移。

Hamilton教授的指导启发了在场师生对家庭资源分配和AI替代劳动力的深入思考。在讨论环节,在场师生踊跃发言,围绕AI替代劳动速率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嘉宾介绍

乔纳森·汉密尔顿(Jonathan Hamilton),经济学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经济学教授。1976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汉密尔顿教授在学术界身兼数职。他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经济系主任。他是美国南方经济协会的重要会员之一,曾任美国南方经济协会主席。他还是多家SSCI期刊的主编及顾问。汉密尔顿教授受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讲座教授”。汉密尔顿教授的著作颇丰,其研究关注公共经济学、博弈论、区位理论和空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