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财政研究》,2025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灿明,教授,经济学博士,意大利罗马一大荣誉博士。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家(马工程);国家级人才工程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才;国务院第八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财政基础理论和财政政策。主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研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地方财政行为及其规范化的研究”、“中国政府采购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共中央办公厅委托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编的《中国财政学》入选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主持完成的多篇研究报告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人的重要批示或被政府部门采用。出版《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市场结构与政府经济行为》《财政理论与制度创新》等专著和译著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经济学动态》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并有30余篇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成果荣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湖北省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财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软科学专业研究奖、ACCA卓越成就奖等重要奖项20余项。获评大学生最喜爱的校长。
【主要观点】构建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收入分配基础性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核心。本文首先探讨了原有三次分配体系的分析范畴,并发现该理论在研究基于血缘和姻亲关系的收入和财产所有权转移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表明原有理论尚不完备。因此,本文提出了“第四次分配”的概念。首先,本文从伦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维度阐述了“第四次分配”成立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家户数据的调查分析,本文论证了“第四次分配”在收入和财富分配中的现实重要性及其对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的调节作用。最后,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本文提出了构建市场力量、政府力量、道德力量与血缘力量“四位一体”的收入分配体系,并从数字财税建设、养老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