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怡菲)2025年4月30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财政税务学院共同主办的学术会议在文沁楼119会议室顺利举行。谢申祥教授作为本次学术论坛的主讲嘉宾,进行了题为“制度型开放的市场整合效应”的主题演讲。本次学术论坛由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张克中主持,基地执行主任鲁元平,研究员万欣、赵颖、刘二鹏、田彬彬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议伊始,基地副主任张克中介绍了谢申祥教授在国际经济与财税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接着,谢申祥教授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政策,围绕制度型开放对市场整合的影响机制,阐释了其通过准自然实验方法得出的研究成果。
谢申祥教授指出,传统开放聚焦关税等“边境措施”,而制度型开放则通过规则、规制、标准等“境内措施”深化改革,其核心在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谢申祥教授进一步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为例分析称,该制度通过约束地方政府干预行为、降低企业跨区域投资成本,对省际市场整合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
针对上述发现,谢申祥教授提出三方面政策主张:深化制度型开放,推动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尤其需打破中西部行政壁垒;优化区域分工,建立差异化产业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强化基础支撑,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区域信任机制、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培育市场整合的内生动力。
谢申祥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与案例,为与会者解析了制度型开放的现实路径。在讨论环节,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下制度型开放的挑战”,谢申祥教授强调,中国正通过“双循环”战略构建开放新格局:对外拓展“一带一路”合作,对内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尤其需关注收入分配与社保体系优化,以释放内需潜力。与会师生围绕制度型开放政策理论的实践转化展开了热烈讨论。
嘉宾介绍
谢申祥,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经济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国际经济、财税政策与产业组织理论等方向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主体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10余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
兼任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编委。